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章惇曾布等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崇宁三年六月戊午 北宋 · 宋徽宗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五五六、《通鉴长编纪事本末》卷一二二
章惇、曾布、黄履、岑象求、董敦逸、马涓、孙谔、王回、尹材、茂宗、范柔中并依元祐系籍人逐次已降指挥
其馀续入籍人子并亲兄弟并免「即不得到阙」,仍依已降指挥施行;
内李称、阎守勤等子关枢密院取旨。
六宅副使张茂宗西京作坊使989年 北宋 · 田锡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三、《咸平集》卷二九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敕:具官张茂宗,尝以文学,早策科名;
爰自清班,俾从使职
谦恭周慎,所莅可观;
勤干通明,何用不适。
虽未周岁律,而益见时才,宜自副车之名,序迁缮工之局。
表文武之兼济,彰委任于践更。
勉答宠光,别伸殊效。
汾阳德禅师语录序1014年 北宋 · 杨亿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九五 创作地点:河南省平顶山市临汝镇
昔者白象降生,教兴于权实;
青莲视瞬,义著于师承。
厥后只履西归,一花东布,世系联续,开悟寖广,然而根器各异,宗致迭举。
少林之嗣,既分皮髓之浅深;
大寂之徒,亦著心眉之阶级。
虽搅为一呼,匪酥酪醍醐之殊;
然列彼三车,推羊鹿大牛之别。
趋觉城而固有淹速,非智眼而孰克炤明?
汾州大中寺,太子禅院长老释善昭者,本太原人,积习闻薰,孤贞绝俗,自去饰受具,即杖策巡方。
所至少留,随机叩发,历参知识七十一员,最后受印于汝州南院省念,遂法裔
风穴沼嗣先南院颙,颙嗣兴化奖,奖嗣临际玄,玄嗣黄檗运百丈海马祖,祖出南岳让曹溪嫡子。
曹溪至师,凡十一世。
师既投针临汝,分灯摩竭,衣珠内炳,潮音尚秘。
薄言湘楚,依止林樾,道俗归慕,名声普闻
长沙张侯茂宗以四大寺命师择居。
北抵襄沔,止白马山
郡牧刘公昌言躬诣顶谒延住兰若,前后八请皆不之诺。
淳化四年西河缁素千馀人,协心削牍,遣沙门契聪诣白马山,迎至其郡,遂尔留憩。
摄伽梨而登席,挥犀柄以谈空,毗耶净名,宴坐罔离于空室;
庐峰慧远,送迎不越于虎溪
净众骈臻,法韵雄震。
而师愿力勇猛,学解淹博,周游湖岭,探索筌蹄,效遍参于善财,同多闻于庆喜。
若乃江西即心之诲,而归于无物;
石头全提之句,而谓之真吼。
南泉捭阖而自得,引发上机;
赵州纵夺而有端,摧伏异见。
洞山之建立五位,回互以彰;
仰山之分列诸势,游戏无碍。
雪峰应接之眼,啐啄同时;
云门扬攉之言,药石苦口。
咸达其要,悉举其纲。
至如大用现前,纤尘不立,诸法皆泯,四句迥超,盖有黄檗之迅机,临际之妙脉。
三玄三要,在掌握之所施;
二主二宾,与盲瞑而何异?
是为正路,直造上乘。
师之所證,踰于格量,非齐肩于佛慧,曷染指于禅味哉?
予刳心弥久,感疾无损,静虑冥默,世缘纷染。
守郡楚北,恪居官次,而师遐遣清侣,躬裁尺讯。
谓广内集录,载师之辞句,既参于刊缀;
汝海答问,陪师之法属,且联其宗派。
邈同风于千里,遽授书之一编。
法兴、智深,二上人飞锡实勤,巽床甚谨,述邑子之意,愿永南宗之旨,属图镂版,邈求冠篇。
赏音相从,重胝忘苦,幸烦襟之微释,因濡翰以塞请云尔。
按:《汾阳德禅师语录》卷首,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七。
与翊道通判(二) 北宋 · 黄庭坚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二八七、《山谷全书·别集》卷一七
去岁所蒙乃公状,以闲居务省事,不欲数慁公家借书吏,以是久不能上答。
窃惟高明所以见期,盖不在此苛礼,故辄阙焉。
由流俗观之,不胜其罪也。
顷蒙惠蜀糖,殊佳,山中既难得,又蔬食所须耳,感刻感刻!
双井少许漫往,助胜日嘉客对江山。
治之之法,茂宗当能道之。
表弟周掾尝顾盼,不肖与受赐也。
舍弟知命蒙存记甚厚,适以病目,方小愈,未能上状。
与伯达知府 北宋 · 黄庭坚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三○二、《山谷简尺》卷上
庭坚拜手启:经宿,不审尊候何如?
利血止否?
若用四物汤加阿胶,无不止,兼能除上盛引饮等。
都饮想不觉倦,亦喜天不雨也。
小漕若果是陈侯茂宗,极知底里也,朝中亦熟相语耳。
辍慧中之帘,甚愧。
孙子曰「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」,此倒用司农印耳。
适得四哥书,喜渠安于职事。
郡君必少加餐也。
庭坚再拜上伯达知府太博阁下。
叔父和叔墓碣元祐八年十二月 北宋 · 黄庭坚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三三六
黄氏自婺州来者讳赡,以策干江南李氏不用,用为著作佐郎、知分宁县
分宁,吴楚地犬牙相入处也。
著作为县,使两地民不得相侵陵,水旱相移食,故湖南马氏亦授以兵马副使,将楚兵者二十年。
其后吴楚政益衰,著作乃去官,游湖湘间。
久之,念山川重深,可以辟世,无若分宁者,遂将家居焉,而葬于白土
著作生元吉,豪杰士也,买田聚书,长雄一县,始宅于修溪之上,而葬于马鞍山
马鞍君生中理,赠光禄卿
光禄始筑书馆于樱桃洞、芝台,两馆游士来学者常数十百人,故诸子多以学问文章知名,黄氏于斯为盛。
而葬于双井
光禄茂宗字昌裔
昌裔高材笃行,为书馆游士之师,子弟文学渊源,皆出于昌裔
祥符中,国学试进士以《木铎赋》,有司以王交为第一,而黜昌裔
昌裔抱屈归次尉氏,遇翰林学士胥公偃,见昌裔赋,大惊,与俱还,以昌裔赋示考试官曰:「使举子能为此赋,何以处之」?
皆曰:「王交不得为第一矣」。
胥则以实告,诸公相顾,绝叹考校时实不见。
因怀赋上殿,有诏特收试。
及试礼部,参知政事赵公安仁翰林学士刘公筠,擢昌裔在十人中登科,授崇信军节度判官
已而流落不耦,卒馀杭,而葬于云岩潭上。
崇信生育,是为和叔
和叔为儿童时,伯氏长善将诸儿出遨,天骤雨,长善问诸儿:「日在而雨落,翁与媪相扑,此何等语」?
和叔率尔对曰:「阴阳不谐耳」。
长善大喜,因命策和叔马先诸儿。
和叔博记览,为文辞立成,性真率,论事无所回避,称奖子弟文行,如出于己。
尝试于有司,不利,因不复出。
力田治生,守先人之业独至今。
其平居田间,亦未尝废书,虽不光显,能世家矣。
享年五十有一,有文集若干卷。
娶游氏,子男四人:曰公麟、曰公虞、曰公骥,皆为进士
曰仲愈,早卒。
女二人,适建昌录事参军余宏、进士鬲。
和叔卒于熙宁二年八月,而葬以其十二月,兆于修水之原。
元祐八年十二月,诸子乃克砻石碣于墓上,庭坚实泣,叙始终而为碣,系之以诗。
诗曰:
家有藏书,使人多闻,先人之泽,束手不温。
呜呼和叔,白首方册,泉涌于笔,不疚于吃。
万金之产,一子倾之,前无以扃之,后无以承之。
呜呼和叔,司田以迹,我耜我穑,以燕孙息。
修水奫沄,源若瓮口,达于江汉,不闭其久。
呜呼和叔,松槚在亹,泽尔本根,茂于子孙(《山谷全书·正集》卷三二。)
赡:丛刊本作「瞻」。